数据类型

Reads: 2104 Edit

数据类型是指一个变量内元素取值的类型,R中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数值型、字符型、逻辑型、复数型。

我们通过示例来说明r语言中常见数据类型的用法,演示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几个函数:

  • mode()函数用于查看变量的类型;
  • length()函数用于查看变量的长度;
  • c()表示将括号中的元素连接起来

1 定义数值型变量

> a=56
> mode(a)
[1] "numeric"

说明:结果输出的numeric表示数值型

2 定义字符型变量

> b='hello'
> mode(b)
[1] "character"

说明:结果输出的character表示数值型

3 定义逻辑型变量

> c=TRUE
> mode(c)
[1] "logical"

> d=1>2
> d
[1] FALSE
> mode(d)
[1] "logical"

说明:结果输出的logical表示数值型

4 定义复数型变量

> e=3+2i
> mode(e)
[1] "complex"

说明:结果输出的complex表示数值型

5 特殊类型

除了上述四种类型外,R中还有2中特殊类型:NA——表示缺失类型,NULL——表示数据的未知状态。

  • NA占用数据空间,参与运算;
  • NULL不占用数据空间,不参与运算。

NA和NULL的类型需要使用is.na()函数和is.null()函数来判断。

5.1 计算5和NA的平均值

> x=(5+NA)/2
> x
[1] NA
> length(x)
[1] 1

说明:NA参数运算,数值与NA值的运算结果依然为NA值,其长度为1。

5.2 计算5和NULL的平均值

> y=(5+NULL)/2
> y
numeric(0)
> length(y)
[1] 0
> length(NULL)
[1] 0

说明:NULL不参数运算,数值与NULL值的运算结果为numeric(0),表示长度为0的数值型。

5.3 判断数据中是否包含NA值

> x=NA
> is.na(x)
[1] TRUE
> y=c(1,2,3,4,NA)
> is.na(y)
[1]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TRUE

说明:is.null()即可以判断单个数据,也可以同时判断多个数据。

5.4 判断数据中是否包含NULL值

> x=NULL
> is.null(x)
[1] TRUE
> y=c(1,2,3,4,NULL)
> is.null(y)
[1] FALSE
> z=c(NULL,NULL,NULL)
> is.null(z)
[1] TRUE

说明:必须所有数据都为NULL,is.null()才返回TRUE。


Comments

Make a comment